晚清一代名臣沈葆桢:继承明之海瑞的清名
沈葆桢在地方上摸爬滚打了三十几年,先后做出了平叛、保台、造船等政绩。沈葆桢的官运亨通,官衔越来越高,衙门的流水也逐渐成了天文数字。按理来说,满清中后期在这种肥差上的官员,中饱私囊已成为了潜在的规则,可沈葆桢的家庭经济情况又如何呢?用他本人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唯穷不可耐耳”。
可以说,在“同治中兴”乃至清末的这段时间里,唯沈葆桢可以称得上是一股“清流”了。沈葆桢的日子过得相当潦倒,一点都不像一名地方大员。据说,沈葆桢的家里,连个下人都雇不起。沈夫人非但享受不到别人端茶倒水的待遇,还得亲自下厨忍受油烟。要知道,沈夫人林普晴乃是林则徐家的千金,正经八百的大家闺秀!
或是对媳妇跟自己过苦日子的委屈深有体会,沈葆桢还写信安慰夫人:“我目下无能接济,家中事全仗卿极力扶持。现在为景所迫,不能以求人为耻……”后来,沈家的大公子想要买套房子结婚,他一口回绝,并回信让儿子安分一点:“我貂褂霉烂,尚不敢另做,亦无白锋毛外褂,官亲、家人皆以为耻。无论在江西及京中旧债未清,力所不及。”
穷到连衣服发霉破烂都不敢换的官员,纵观满清,恐怕仅此一例了。沈葆桢过世之后,代理布政使启奏朝廷:“殁日,布被旧衣,一如寒素,宦囊萧索,不名一钱。”历史上像这样清廉的大臣,除海瑞之外便只有包拯了,所以老百姓十分感念这位父母官的付出,“市井乡曲之民有下泪者”。可以说,即便左宗棠、曾国藩一类的能臣,他们在廉政这方面亦远不及沈葆桢。
若有一人可继宋之包拯、明之海瑞清名,想来满朝唯有沈葆桢堪当此名。
沈葆桢故居位于宫巷26号,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数次易主。清同治年间,沈葆桢购置这座大房屋,加以修葺居住。现为沈家后裔的住宅,是清代福州典型官宦人家大院。建筑基本保存完整,199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