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
后周世宗柴荣,五代晚期后周政权的第二任统治者,亦是五代十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有为明君。
柴荣本是郭威的义子,十五岁那年投身行伍,二十四岁便被封为将帅,三十三岁继承大统。柴荣的军事、政治能力相当出色,在他的治理下后周打破了五代时期群雄割据的僵局。不论是契丹、后蜀还是南唐,均被柴荣征服。
因为柴荣生平功勋卓绝,所以后世对他的历史评价相当之高。很多人都说:倘若柴荣没有英年早逝,那么,后周势必可以成为唐后首个统一政权。对柴荣最中肯的评价,出自宋朝理学家朱熹之口:“五代时甚么样!周世宗一出便振!”
这句话的背后,当有一句潜台词,那便是:“柴荣一损便衰。”柴荣英年早逝之后,后周陷入到了混乱之中。由孤儿寡母治理的政权,向来遭人觊觎。柴荣的部下赵匡胤,在禁军诸将的策动下玩了一出“黄袍加身”,夺取了郭威、柴荣的成果,使后周成了北宋的嫁衣。
那么,柴荣是怎么英年早逝的?
《宋史》给出的解释比较简单,就是在北伐契丹的过程中因病暴毙。然而,宋朝学者王铚却在《默记》中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
话说,柴荣在征讨幽州的某日,枢密使王朴求见皇帝。
王朴暗示柴荣“借一步说话”,柴荣屏退了左右后,他神色慌张地说道:“大事不妙,不日将有大难临头。”
柴荣不解其意,询问王朴何出此言。
王朴为难地说道:“臣昨夜夜观天象,发现异动,不知当讲不当讲。”
柴荣让王朴但说无妨,王朴只能隐晦地说道:“这件事关系到江山社稷,陛下是躲不过的,臣亦躲不过。至于是什么事,今晚请陛下随臣一块去看,自可知晓。”
于是乎,当天晚上周世宗带着王朴微服出巡,两人一路来到荒郊的五丈河。此时正值午夜将至,王朴指着河对岸的方向对柴荣说道:“主公能看见远处像是灯火一样的东西吗?”
柴荣顺着王朴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河对岸果然有一盏类似渔火的光亮,那光亮盘旋而行,越转越大,逐渐变得如车轮般大小。
柴荣仔细一瞧,光亮中间好似有一三岁小童,正伸出手朝着自己的方向指指点点。
光亮缓缓划过对岸,王朴立即对柴荣说道:“请陛下速速拜之。”
周世宗不敢马虎,立即对光亮行礼。过了一段时间,那光亮与“三岁小童”逐渐消失在柴荣二人的视线中。
王朴悲戚地对皇帝说道:“您已经看到这些了,臣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仅几天后,王朴便暴毙于军队中。
王朴过世后,柴荣亦身染恶疾,驾崩在北上的途中。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