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的父亲梅竹芬的离世,扑朔迷离:版本二
梅竹芬是梅巧玲的二公子,出生于1872年。他沿着父亲的道路,亦唱青衣、花旦。他先学的是老生,又改小生。最后改唱青衣、花旦,他的昆曲、皮黄都是向梅巧玲学的,凡是梅巧玲唱过的戏,他都会唱,而且唱得极似。他长相又酷似父亲,因而又名“梅肖芬”。
梅竹芬为人忠厚老实、性情温和,当时搭京城颇有名气的迟家的“福寿班”,班里只要有人闹脾气告假不唱,班主总是请他代唱。唱的又都是梅巧玲的唱工本戏,加上外串堂会戏与戏园营业戏的频繁演出,他身体受到极大损伤,二十六岁时就突然死了。
梅兰芳之父梅竹芬的死因,是个扑朔迷离的未解之谜。当时坊间流传几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而这些说法经酒馆茶楼里说书人添油加醋的演绎后,更是衍生出了多种版本。
话说,这日梅老板在散了戏过后并没有着急回家,从广和戏楼离开以后,他便约了几个伶人一块去吃宵夜。众人坐在一块吃宵夜时,天公不作美,京城下起了毛毛细雨。原本喧闹的大栅栏,转眼变成一片空寂。
梅老板看着夜色中的雨幕,对一众伶人说道:“今天晚上大伙就别忙着回家了,一来外面细雨不停,二来今天戏卖座,干脆多喝几杯热闹热闹吧。”说罢,便吩咐小二上一坛女儿红。正当此时,有个黑影从街角闪过,钻进了梅竹芬所在的铺子。黑影来到梅先生身边,对他说道:“梅老板,我是电话局的,刚才有个电话找你,劳驾您去接一下。”
梅竹芬不知打电话的是何许人也,与桌上的好友面面相觑。坐在旁边的伶人想起,今天梅先生来戏楼之前“撞鬼”的事,于是,便说道:“我陪先生去吧。”说罢,便陪着梅竹芬离开小店,消失在街巷中。众人在馆子里喝了几杯,迟迟不见二人归来。正当有人提议要去找寻时,那名陪同梅先生的伶人回来了。大伙都问他:“梅先生呢?没有跟你一块回来?”
谁知那人满脸通红地说道:“我也纳闷呢!我见先生进了电话局,就站在门口等候。谁知先生去了很长时间,始终没有出来。我等得有些着急,便进电话局寻找,谁知所有通话间都空荡荡的。我问伙计梅先生去了哪里,伙计也答不出个所以然来。我还以为电话局有其他大门,梅先生早已离开了。”大家这才意识到不对劲,急忙出门寻找。
结果众人寻遍全城,也没能找到梅竹芬的踪迹。从这天以后,梅老板便似消失了一样,再未出现在四九城里。
不论真相如何,自那个冷雨夜之后,梅竹芬便消失在北京人的视野中,从此再没人见过他。虽然梅竹芬失踪了,但关于他的传说却经久不衰。北京的老少爷们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为梅竹芬设计了五花八门的结局。似乎只有他们编出来的说法,才能完美解释梅老板的去向。不知为何缘故,梅家始终没有发丧,亦没有对外透露关于梅先生去向的消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梅竹芬的形象在老百姓的回忆里逐渐消弭。许多年后,又有一位姓梅的老板,从当年父亲消失的永定门进入喧嚣的四九城。这座繁花似锦的城市,没过多久便被他的唱腔征服。这位梅老板,便是梅竹芬之子梅兰芳。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