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鱼价:南宋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3-29

7ebd1a0586a8f30cb462083b06bd6148.jpg

南宋虽然偏居一隅,但经济仍高度繁荣。吃货们有了钱,所以他们与鱼的故事便不再拘泥于银钱了。

绍兴年间,蜀州一带发生过这样一档子事。话说,有个四川的地方官想要吃鱼,没想到厨子在烹饪的过程中一着不慎,让一条好几斤重的鱼溜走了。眼看着鱼从案板上蹦出窗外,飞向咫尺之外的江滨,厨子的心凉了半截。

因为这条鱼是主人“钦点”的,意义重大,所以厨子便自掏腰包拿了一贯钱,向当地渔民求助,想要买一条与溜走的大鱼一模一样的鱼。那条侥幸逃出生天的大鱼自然变得无比聪明,怎会轻易地让人抓住?所以厨子最后用于交差的鱼,多半是被调包的另一条鱼。

不知列位是否发现,这则故事里厨子买鱼花的钱有点不对劲。南宋时期的鱼价不高,就算是十几斤的大鱼也卖不上一贯,厨子何以花高价买一条一模一样的鱼呢?想来,这条鱼定是主人精挑细选的食材,有些特别之处,所以这一贯钱具有悬赏的性质。

绍熙二年冬,湖北武陵有个年轻人张道僧在湖边垂钓,得到一条大鱼。溪西铁炉下人陈长三看到后,想要买下这条鱼,可人家压根就没打算卖。陈长三见状,立即允诺要出一百文钱买鱼,谁知张道僧坚持不卖,说要将鱼拿回家孝敬年事已高的祖母。

两人争执之下,陈长三与张小哥大打出手,张道僧失手打死了陈长山,惹出一段公案。“随我到垆下,以百钱偿汝。”从陈长三的语气来看,一百文显然是高于市场价的,可见,老陈还是很舍得为食材花钱的。但关键在于,张小哥压根没打算卖鱼。

因为,他想用这条鱼孝顺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奶奶,人家重视的是孝顺而不是这点小钱。偏偏这陈长三和张小哥一样,都是一根筋的倔驴,俩人因为一条鱼争执不下,挥舞老拳。最终,陈长三敌不过年轻力壮的张小哥,枉送性命,张小哥也因此吃了官司。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