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明宫所承载的故事:李世民的礼制与孝道
在唐代长安的三大宫殿群中,大明宫背后的故事是最丰富的。
这座被后世誉为“千宫之宫”的古建筑,书写了唐代建筑史上最璀璨的一笔。古建筑见证了历史,所以,它们往往拥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单说大明宫的修建过程,就能引出许多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先来说说大明宫是谁兴建的,又是因何而建。
隋唐交替之初,军阀割据中原,外虏虎视眈眈。国力不济的大隋处于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就像一头待人宰割的羔羊。在争霸天下的角逐中,太原李氏取得了最终胜利,李渊获得了长安的控制权,取隋而代之,建立大唐王朝。李渊的政治能力在历史上饱受争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李渊是各大王朝开国皇帝中最平庸的一个。
因为缺乏远见卓识,所以他以长幼为序,将能力平平的李建成立为太子。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这本是封建王朝的惯例,李渊的安排中规中矩。可是,他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应赋予次子李世民太多权柄。李世民能力突出,在随父征战的过程中建功无数。虽说,对于王朝的奠基期来说,李世民所做的一切都让李渊大为满意,但他却忽略了长子李建成的处境。
身处宗室的每个子弟都有上位的进取心,所以,李建成生怕弟弟会夺走自己的继承权。于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夺嫡政变“玄武门事件”爆发,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死于李世民之手。年事已高的李渊,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目睹诸子骨肉相残的场面。此时的他虽有权惩戒李世民,可他已是大唐唯一的继承人,所以,李渊只能默默地接受事实。
与其等到李世民逼宫,倒不如主动交出权柄。晚年的李渊明哲保身,把江山交托到李世民手中。李世民的亲情观虽然淡薄,但他却并非不孝之人。自己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胁迫父皇退位,所以,李世民的心中或多或少有些愧疚。将父亲尊为太上皇后,李世民便想以其他方式做出弥补。
太极宫是坐落于长安中轴线上的宫殿群,亦是唐初的政治中枢。不过,太极宫的地势比较低,每年雨季宫里会出现大量积水,以至于宫中的环境潮湿闷热。李渊年事已高,住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会有不适之感。为了让父皇生活得更加舒适,李世民便征召民夫,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为父亲兴建避暑的宫殿。在设计之初,李世民将这座宫殿命名为“永安宫”,此处便是大明宫的前身。
在选址上,大唐王朝的工程师的严谨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大明宫(永安宫)被修建在龙首山川原上,其布局符合《周易》中“六爻”的卦象理论。大明宫所在的位置,正处于整个川原的“龙头”处,站在大明宫的含元殿上眺望整个长安城,帝都风貌尽收眼底。李世民将永安宫的宫址选在此处,足见其良苦用心。让父亲住在这样的地方,充分展现了李世民遵循礼制与孝道的一面。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