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学术流派:“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在探讨古代文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经史子集”这一概念。
这其中,经学无疑是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学术流派,但很少有人知道经学亦分为“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种。
古文经学,就是先秦经学。东周时期的儒学经典,都可归为此类。众所周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发生了“焚书坑儒”的惨祸,以至于,大量古文经学被焚毁。在此期间,一些潜藏在民间的儒生,自发性地将古文经书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保存了下来,直到汉朝建国后,才让这些经典重见天日。
在汉代,古文经学得到统治阶层的推崇。例如:汉景帝时期,河南献王曾花费千金,从民间购买那些遗失于秦朝的古文经书,汉武帝时期亦有鲁恭王于孔子故居的墙壁内发现了古文经书。这些古文经书被相继献给朝廷,被收藏在皇宫之中,成为皇家秘藏。
至于今文经学,则是那些在“焚书坑儒”事件中逃过一劫的,老儒口耳相传留下来的儒学经典及注释。
汉哀帝时期,刘歆被任命为学官,主持对秘书的校对工作。在校对期间,刘歆发现古文经书与流通于当代的博士本有较大的出入,所以就将经学划分为古今两个流派。刘歆在感慨秦代焚书之祸的同时,主张将《毛诗》、《左传》等古文经书收于学官,以此作为教材。也因此,今文经学发展到西汉后期,出现了两种趋势:
一方面由于董仲舒对于公羊学中灾异、符瑞、天人感应的阐发,今文经学由此逻辑发展的后果即是谶纬泛滥,再加之统治者的迷信与提倡,经学逐渐神学化;
另一方面由于今文经学继承了较多的原初儒学的色彩,其理论内在地包含着对现实的批判,从而越来越不能为逐渐加强的君主专制所容忍。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