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学术流派:刘歆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4-23

b610fc03ff675733ec5f5f6547356c39.jpg

汉哀帝时期,刘歆被任命为学官,主持对秘书的校对工作。在校对期间,刘歆发现古文经书与流通于当代的博士本有较大的出入,所以就将经学划分为古今两个流派。

刘歆否定了部分今文经书,并对那些篡改后的内容进行了批判,极力推崇古文经学。刘歆表示,太学中的学官所讲授的经学,大多是焚书坑儒之后,是那些活下来的老儒口耳相传下来的。这些经过背诵的文字,难免会与原本存在出入。因此,今文经书中的大多数内容都是残缺的,可能其中的含义也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书》十六篇。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藏于秘府,伏而未发。孝成皇帝闵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藏,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间编。传向民间,则有鲁国柏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闵,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歆认为:唯有先秦的古文经书才是经典,是没有错漏的全经。

而当时古文经书的来源相当有限,仅有三处:

一是、汉武帝时期,鲁恭王在孔子故居的墙壁中找出的全本;

二是、皇宫秘藏(当年焚书坑儒事件中秦宫中亦收藏了不少古文经书);

三是、民间儒生的收藏。

这三个渠道中的古文经书中,通过第一种渠道和第二种渠道获取的古文经书更加可靠。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