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生化战”的鼻祖:“伤寒”
连匈奴人都没想到,这一“生化武器”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可想而知的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科学的医疗体系,汉人对于这种外来病毒毫无抵抗力。在瘟疫面前,汉人就像是任人宰割的牛羊。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原人口的数量锐减。自黄巾起义直至晋武帝元年,短短的八十年时间里,中国人口骤减了五千万。虽然在这骤减的人口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的遇难者是因战乱丧生的,但瘟疫同样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八十年,五千万,这是何等令人胆寒的数字。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匈奴人通过战马、牲畜传播到中国的瘟疫被时人称作“伤寒”,患有这种伤寒的患者会呈现两种症状:
一是患者的身体上会出现斑疮,这也是“伤”字的由来;
二是患者会发高烧并感到寒冷,所以称为“寒”。
伤寒症的死亡率非常高,东汉医生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论》中提到,张家有二百多口人,但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就有三分之二的家族成员死于伤寒症。
那么,发生在东汉时期的伤寒,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伤寒”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在缺乏医疗条件的非洲,伤寒症的致死率约为百分之十。显然,这两种伤寒不可相提并论,汉朝的伤寒症是一种更可怕的瘟疫。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