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李鸿章:拯救国家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2-20

1c2486d31c06d4d0992404a56ff9d075.jpg

李鸿章虽然有拯救国家的魄力,但大清已经烂到根上,根本没有挽救的余地。

在借助外国人的洋枪队打击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李鸿章见识到了西洋火器的威力,也看到了世界的剧变。由此,李鸿章有了如下感慨:

“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此三千余年的大变局也。”

对于李鸿章来说,外国人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横行霸道,完全是因为中国人所使用的武器远不及外国人先进,所以才会在军事上受制于人。想要解决这一现状,唯变通一途,别无他法。

那么,究竟该如何变通呢?

洋务运动由此诞生,在这场运动中,靠着兴办洋务,坚持中西结合的方式,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可以说,洋务运动对近现代中国发展意义深远,为中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洋务运动是围绕着维护封建集权统治而进行的,根本没有触及到变通的核心。此外,在洋务运动开展期间,各大买办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挟洋自重,直接加剧了晚清的腐败现象。

清廷素来坚持以华夏变夷,不肯以夷变夏,对日本等国家的蜕变毫不关心。1876年,在与日本公使会晤期间,李鸿章所发表的一番“高论”非常耐人寻味,从中可以读出清朝人对外界的偏见。

李鸿章称:“阁下赞赏模仿欧风,废弃旧来服制,犹如将自国的独立委身于欧洲的制度,岂不是遭人唾弃,羞耻之事?”

一个倡导洋务运动的中兴大臣,尚有这样的错误认识,何况那些固守自封的贵族和愚昧的老百姓呢?这也难怪,若非当时清人的思想普遍存在漏洞,也不会在全世界迈入蒸汽时代后,中国首创出马拉火车这种“新鲜玩意”。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