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乱政:唐朝的衰落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2-20

80b16956922e353ea32df90e057f490a.jpg

开始依赖宦官组建“内朝”,是在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宫变!

李隆基从几位先辈的身上汲取了教训,在废掉了王皇后之后不再册立皇后,禁止身边的女人参与政治。不过,仅依赖外廷来处理国家大事,李隆基显然不放心。于是,李隆基开始培养身边的大太监高力士,将他扶持成足以与外廷抗衡的内朝势力。

于是,也就有了“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的情况。在李隆基之前,唐宫中地位最高的宦官只是四品官,到了玄宗时期才设立了三品“内侍监”,将内朝的大太监抬高到与宰相相当的高度上。

为什么李隆基选太监当亲信呢?

这是因为宦官都是残缺之人,这种连后代都没有的人,自然不可能当上“家天下”的皇帝。相比于宦官,外廷的宰相更加危险,他们身体健全,随时有可能篡位当皇帝,让江山改姓。此外,几乎每个得宠的宦官都是与皇帝关系不错的奴才,他们既听话,又恭顺,从不像外廷大臣那样摆架子发脾气。毕竟,历史上很少有性格像魏征一样敢直言不讳戳皇帝脊梁骨的太监。

在李隆基眼中,高力士是值得信赖的,在铲除太平公主期间,高力士出过大力,可以说高力士是个非常牢靠的战友。自唐玄宗以后,每个掌权的宦官,如李辅国、窦文场、霍仙鸣、吐突承璀、仇士良、田令孜之流,他们都是皇帝在担任东宫太子时就伴其左右的亲随,不过也有几个例外,像程元振、俱文珍、王守澄、梁守谦这些宦官,就是因为曾立下大功而受到皇帝赏识的。

能够掌权的太监,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且值得信赖的。在古代社会里,“任人唯亲”几乎是每个统治者的通病,连许多唐朝宰相都是往日东宫旧臣,更何况每天与皇帝相伴左右的宦官呢?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