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嫁妆:筹办不起嫁妆?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2-21

8a6d9090690df65d421cce193b2dd534.jpg

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开放,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男女不愿受到婚姻的束缚,以至于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婚族”。对于父母来说,这些“剩男剩女”无疑让他们无比头痛。 从数据上来看,宋朝人似乎面临与现代人相同的“剩女”问题。

难道是因为宋朝的姑娘长相寒碜,没有人喜欢?

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当时的宋人对嫁妆的要求过高,寻常人家根本无法负担天价嫁妆。相比于宋朝人,现代人幸福得多。现在的绝大多数“剩女”,不出嫁的原因都不是因为家里筹办不起嫁妆。

那么,宋朝人嫁女,要准备多少嫁妆呢?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能臣,他的仕途很顺利,有颇多积累。范仲淹发迹以后,不忘早年关照过自己的族人,将范氏全族都养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范氏族长。在当时,范家不论是谁办红白喜事,范仲淹都会慷慨解囊,出钱资助。

由于范氏是个大家庭,府上的家庭成员非常多,为了做到不偏不倚,身为族长的范仲淹立下这样的规矩:族里的男丁娶妻,范仲淹会资助二十贯钱的彩礼;族里的女子出嫁,范仲淹会资助三十贯钱的嫁妆。显然,给女子采办的嫁妆远比男丁出的彩礼贵重得多。

我们知道,宋朝时期的“贯”相当于一千文钱,范仲淹立下这个规矩的时候,一贯钱能买到二十石大米。在宋朝时期,一石大米相当于现在的六十五升,跟现在市面上一百斤一袋大米的重量差不多。折算下来,当时用一文钱能买到一公斤大米,一贯钱能买一吨大米。按照当今的市价来看,一吨大米约折合人民币四千元。

有了现代购买力作为标准,我们也就能衡量出宋朝时期的“贯”价值约为四千元人民币。二十贯相当于八万人民币,三十贯相当于十二万人民币。由此可见,范仲淹是非常慷慨的,每个族人结婚他都会筹备一大笔钱。通过这件事,我们也能看出宋朝嫁女绝非易事,嫁妆动辄十万元,普通老百姓根本无力承担。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