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词体的四次演变:重建期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但词体与诗歌不同,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上并未受到太多的约束,所以创作起来更加自由。不过正因为词体的自由,亦会让词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尚与趋势。以南宋为例,随着历史的变革,南宋的词体先后就经历了四次演变。
首先,是宋词的重建期。
“靖康之乱”让中原大地发生剧变,江山社稷危如累卵,灾祸降临人世。国家将亡,所以文坛也随之土崩瓦解。当时的词人们背井离乡,跟随皇帝向南方迁徙。文人的报国之志,展现在他们的笔杆之上。所以在临安落脚后,残破的文坛重新点燃星火。
不过,该由谁来重建词坛,又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呢?此时南宋发展的大方向,便是南宋词坛的发展方向,那些引领了时代的先驱者,便是词坛的复兴人。李纲、赵鼎、岳飞、张元干、胡拴,这些人均为经历了靖康之耻的北宋遗老、抗金名将或爱国志士。
最终,在他们的引领下,南宋词坛重振旗鼓,以全新的面貌重生。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