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为何能获得高的官职:内侍省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4-23

0eb012930b2f7dee3fb2830fde439b6f.jpg

内侍省,是历代官署中最特殊的一个。从名字我们就能看出,这是专门服务于大内,为皇帝提供近侍的机构。皇宫里的杂务,均由内侍省负责。

内侍省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隋朝。

隋朝废除了北齐的中侍中省和长秋寺,将二者的职能合并,于是,便有了内侍省。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内侍省亦被称作长秋监。唐代或称内侍省,或称司宫台。早期在内侍省任职的官员,未必是经过阉割的宦官,还有可能是知名文士。内侍省的最高长官,就是内侍监。

平日里该部门负责的事务,就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样,宫门的守备工作、宫内的巡逻工作、替皇帝传达旨意、内廷的清理、内库(皇帝的小金库)的管理,以及皇帝、后妃的饮食起居等等。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内侍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过,由于比较庞杂,所以无法进行整理归类。

宋代沿用了内侍省的叫法,元代则以侍正府取而代之,到了明朝内侍制度已趋向完善,设立了12监4司8局共计24个内官衙门。之后,随着内侍势力的发展壮大,清朝以前的朝代均出现了宦官乱政的情况。宫内各官署的职务,皆由宦官担任。

由于,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接近皇帝,所以往往掌握“第一手信息”,权力可与外廷各机构比肩,甚至,犹有过之。到了清朝时期,清代的统治者则从前朝宦官乱政的情况中汲取了前车之鉴,所以便将所有阉人通通划归内务府管理,禁止宦官担任官署的长官。

这样的安排,彻底掐死了宦官参政的可能。虽然晚清出现了李莲英等有一定参政权的太监,但他们对朝政的影响力根本无法与前代的权宦比肩。

“监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内侍四人,皆从四品上。监掌内侍奉,宣制令。其属六局,曰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内坊。少监、内侍为之贰。皇后亲蚕,则升坛执仪;大驾出入,为夹引。武德四年,改长秋监曰内侍监,内承奉曰内常侍,内承直曰内给事。”

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内侍省官员的品阶相当高。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