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律》的历史影响:严禁谄谀
《大明律》在中国古代法典编纂史上具有着革故鼎新的意义,它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明代以前各个朝代法典文献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更是开启了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发展。
朱厚熜当政时,朝廷里有个御史叫冯恩。这家伙虽然有点能力,但却总想着一步登天,每天像苍蝇一样围在嘉靖身边拍马屁。
这年正赶上天降祥瑞,某地出现了流星。当时的流星可没有许愿的功能,而是一种灾兆。每逢这时,皇帝就得关起门来进行自我反思,还得写一份名叫《罪己诏》的检讨书,给老百姓一个交待。
偏偏嘉靖是个没有自知之明的皇帝,他不觉得自己的统治有多昏庸,只将一切都归咎于大臣(这份心理与后来的崇祯如出一辙)。
冯恩体察圣意,还没等嘉靖表态,立马一记马屁拍上去:“陛下哪会有错?错的还不是我们这些大臣?”说完了,便将首辅乃至六部大臣骂了个遍。
谁知嘉靖虽昏庸,但却不是傻子。冯恩此举,让嘉靖的脑海中浮现两个字“谄谀”。
于是,嘉靖以《大明律》中“上言大臣德政引”的罪状,给冯恩定了罪,诛其九族。好在其他御史及时站出来,指出陛下的量刑标准有问题,这才让冯恩逃过一劫。
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就算皇帝想要杀人,也得按照《大明律》来。即便看哪个大臣不顺眼,也得给他安上个名正言顺的罪状,不能胡乱杀人。从这件事上,亦体现出《大明律》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比于废话连篇的元律、刻板教条的宋律、不完善的唐律,《大明律》真可谓是法制史上的集大成之作。以至于,《大明律》的出现,总算让活在封建时代的老百姓意识到,这世道除了皇权之外,还有法理。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