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九州:九个行政区域
在尧舜时期,我国还没有“州”的概念。当时的部落领袖虽坐镇中原,但部落分布各处,不便管理。大禹治水过后,为了方便管理,便将中国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是为“九州”。
不过,虽然“九州”已成为神州大地的代称,但以前的九州土地,远比现在的中国地图小,且没有延伸到蒙古高原上。“州”的出现,为统治者治理江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秦汉时期,仍保留着九州的设置,当时的一个州面积约等于今天的两三个省。
好在秦汉时期的人口密度不高,所以搞起普查来并不困难,统治者完全能应付得来。到了清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人口的暴涨,使清朝的州官已无法有效管理治下的土地。为了方便,只能将九州划为行省。随着民国及解放后对省域的调整,全国的地理划分逐渐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传说,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子孙,他的父亲曾因治水失败招致杀身之祸,大禹继承了父亲的部落首领之位后,带领族人治理了黄河水患,获得了部落联盟首领舜的青睐,成为继尧舜之后的下一任联盟首领。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根据《史记·封禅书》的记载,在划分九州之后,大禹征集了来自九州的兵器,铸造了九尊象征着九州的青铜鼎,并在鼎上分别雕刻了九州的自然风光和奇异之物。
从这以后,“问鼎中原”一度成为枭雄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
史料中提到的“九州”,其实有三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大禹将当时的中原划分成九个地域,方便管理;
第二种含义是大禹将全国统称为九州;
第三种含义是当时的世界共有九大板块,大禹所在的中州只是其中之一。
我更加倾向于前两种含义,毕竟,尧舜禹时期人们对地理的概念缺乏了解,还保持着“天圆地方”的思想认知,大多数人连大海都没见过,怎会知道中国之外有其他地理板块呢?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