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禁烟到《南京条约》的签订:道光的荒唐事
《宣宗实录》里记载了不少关于道光的荒唐事,在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经常询问大臣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英国女王有没有结婚,英国是否和沙俄接壤等等。关注别人家的女王有没有婚配的八卦,而不是询问英国有多少军舰大炮,道光也真是够荒唐的。
道光对英国知之甚少,手下办事的琦善同样无知。在与英国人打交道时,琦善根本没有搞清楚英国人的真实目的,愚蠢地拆除了位于海口的防御工事,又解散了海口的岸防军。在“以诚相待”这方面,琦善真可谓仁至义尽。
然而,外国人又是用什么来回报琦善的“真诚”呢?
英国人一见海口撤防,便更加兴奋了。得寸进尺的英国人,提出赔偿烟价、军费和割让口岸等种种无理要求,声称若清廷不肯满足这些要求,拒不交还定海。琦善表示,前面的那些要求中方都可以接受,唯独割让口岸不行。
琦善嘴上这么说,却不忘在汇报道光的奏章中进行试探:
“若仰沐圣恩,假以偏隅尺土,其地亦甚难择。”
道光批阅了奏章,回复道:
“看此光景,该夷反复鸱张,恐难以理喻,必当一面论说,一面准备多方羁绊,待其稍形疲惫,乘机剿戮,方可制伏也。匪特地方不能给予尺寸贸易,即烟价亦不可允给分毫。”
愚蠢如道光,也看出一味地谈判没有任何好结果,所以他干脆命令琦善与英国人撕破脸皮,“勿得示弱”,为接下来的全面战争做准备。道光做出的准备,就是命令川、湘、黔三省发兵驰援广东,启用下课的林则徐。
道光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朝令夕改,心情好了就议和,翻脸了就开战。夹在中间的琦善又该如何是好?皇帝的命令他是断然不敢违逆的,可洋人又步步紧逼毫不让步。关键在于,如果开战,清军根本没有战胜之可能。左右为难之下,琦善终于应付不来了。
1841年一月,英国人开始向清廷施压,进攻大角、沙角炮台,直逼虎门。因为此前琦善拆除了防御工事,遣散了岸防军,所以英国人如入无人之境。琦善根本没有任何解决方案,只能被迫接受英国人的条件,拟定了《穿鼻草约》。琦善拟定条约后,在报告中仍不忘忽悠道光,称英国人已开始“自知懊悔”云云。
道光看到一丝缓和的余地,于是,便允许琦善“委曲从权”。
不得不说,琦善相当狡猾,他在呈递的奏章中称,英国人想要得到香港,只是为了“泊舟寄居”。这样的说辞,让本就无知的道光以为香港只是个无关紧要之地。
道光询问琦善:
“香港地方离省远近若干里,地形宽狭如何,在彼开港,是否有关利害。”
堂堂清朝皇帝,连香港幅员大小都搞不清楚,着实令人唏嘘。道光权当琦善将一块临海土地“借”给英国人“寄居”,直到广东巡抚将情况如实汇报给道光后,这位糊涂皇帝才如梦方醒,勃然大怒,并将琦善革职查办。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