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王朱橚为何如此热衷于野菜:初衷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3-22

943593350bf8a9a5a7efd1c54045adb2.jpg

明朝以前元朝,统治者对汉族人民实行了压迫政策,以至于,百姓无法安定生活。明初战乱结束时,人们尚不能从伤痛中恢复过来,所以出现了“禾苗尽槁,菽麦无收,穷困极矣……民拾草子充食”的景象。故事的主人公朱橚,便身处这样的时代。

虽然,朱橚是显赫的皇子,但皇子的身份却并非与生俱来。朱橚出生时,他的父亲朱元璋还是元室眼中的反贼逆党。直到朱橚八岁时,朱元璋这才驱逐蒙元皇室,开创大明国祚。因为,朱元璋的皇位是通过起义得来的,所以他对于皇权十分敏感,生怕有人会沿着自己的前车之鉴,推翻他毕生的心血。

即便是亲生儿子,朱元璋亦会抱着严防死守的态度,杜绝他们造反的可能。朱元璋将每个儿子都打发离京,给他们拨划封地,并命令这些儿子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属地。朱橚的封地,便是河南开封,在当时属旱涝灾害的重灾区。刚刚来到开封的朱橚年少轻狂,漠视父亲制定的禁令,擅自离开封地返回故乡凤阳。

最终,这件事被朱元璋得知后,眼中揉不得沙子的老朱立即将儿子治罪,将他打发到环境恶劣的云南去了。明初时期,云南尚未得到开发,是时人眼中的“蛮荒之地”。朱橚见当地的生活条件艰苦,有许多老百姓受病痛所扰,心地善良的他立即组织王府里的大夫撰写《袖珍方》,造福大众。

《袖珍方》就像是现在的“口袋书”,虽然只是一本薄薄的册子,但里面却收录了不少医学常识,方便百姓进行查阅。朱橚年幼时曾经历战乱,所以对百姓受到的伤痛感同身受,加上他生来对医学感兴趣,所以便以自身所学惠利于民。

人心毕竟是肉长的,朱橚毕竟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早年他擅离封地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过错。所以,朱橚在云南待了两年后,朱元璋便将他召回开封。

两年的云南之行,让朱橚更加坚定了悬壶济世的初衷。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