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为同治之死负责:选定接班人选版本四
同治驾崩过后,慈禧和恭亲王等人是如何选定接班人选的呢?
对此,正史中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不过,诸多野史中对于该细节的记载层出不穷,演绎出数个版本。
版本四:
同治想要从下一辈(也就是溥字辈)中挑选接班人,他最看好的是溥字辈中年龄最长的溥伦。不过,因为溥伦的父亲载治并非奕纬的亲生子,而是从远房国际而来的,所以溥伦并不是近支亲室,没有资格继承大统。该说法的出处,同为《慈禧外纪》,可信度极低。
虽说,上面这四种说法都不符实,但也为我们大体划定了当时可能继承大统的人选。
综合考量下来,载湉继承皇位还是合情合理的。从血缘关系来看,载湉的血统非常纯正,他的父亲醇亲王可谓标准的天潢贵胄。而载湉的母亲,亦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有这两层血缘加身,载湉的血统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
除了继承人问题之外,同治之死的背后还有不少扑朔迷离的细节。
例如:皇后阿鲁特氏暴毙的原因,素来被学界视作满清的未解之谜。
根据清官史的记载,阿鲁特皇后的死因是“毁伤过甚,遂抱沉疴”。在正史中,这位皇后得到的评价颇高,“淑慎柔嘉,壸仪足式。侍奉两宫皇太后,承颜顺志,孝敬无违。”从外界传闻的阿鲁特氏与同治的夫妻关系来看,同治死后阿鲁特氏会悲痛是可以想见的。
但是,一个正值芳龄的女子,因悲痛过度郁郁而终,这样的情况无疑有些离奇。无怪乎野史中出现了许多阿鲁特氏死于非命的说法。
那么,阿鲁特氏之死,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呢?
野史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同治死后阿鲁特氏被慈禧逼死。这种说法看似合情合理,却又经不起推敲。追溯其源,发现又是《慈禧外纪》的“功劳”。
看来这部英国人撰写的史料着实误人匪浅,道听途说的东西竟能演变成一种定论和共识,足见人言之可畏。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