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219年的辽国,怎么突然就亡国了:佛教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3-22

2b26dbc9fd14933c527cf3954c50440b.jpg

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又称为中华文化、华夏文化、儒家文化,指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为基础、儒家文化为主兼与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共同不断演化、发展而形成的文化。

汉民族有五千多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四千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几千年间,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汉诗、文言文)、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成就。

历史更是向我们证明了,不论是怎样的外来文化,在强大且兼容并包的汉文化面前,都要或多或少被动地受到影响。

北宋时期,契丹人于北方崛起,成为大宋王朝的首要威胁。不过,随着契丹与大宋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契丹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深,随着佛教信仰传入北地,越来越多的契丹贵族开始笃信佛教。

从文献和考古证物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契丹民族本来是没有佛教信仰的。不过,随着契丹人对外扩张的步伐日渐加快,逐渐接触到女真、汉族的文化。为了能够深入了解汉民,并让掳掠而来的汉人归顺契丹统治,上位者们开始从宗教层面寻找解决方案。

于是,契丹皇帝开始引进佛教文化,希望通过宗教信仰捆绑北地的汉人。但是,历代契丹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不一而同,总体来说呈“崇佛”到“佞佛”的发展趋势。

辽道宗耶律洪基本身就是一名相当虔诚的佛教徒,他对佛教的尊崇和痴迷是显而易见的。从《辽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元1068年二月,耶律洪基亲自抄写了一部华严经,并为其作《华严经赞》。1072年七月,辽道宗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自己编修的《华严五颂》。太康元年,耶律洪基命令皇太子抄读佛教典籍。

辽朝的僧院,大多占地无数。几乎每个寺庙的长老,名下都有相当规模的房产地产。这些不动产的来源,主要是社会上的募捐。在寺院的募捐者中,辽朝的皇室占了极大比重。在皇室的牵头下,越来越多的王公贵族对寺院进行施舍。

辽圣宗的二女儿秦越长公主,将南京(现在的北京)的公主府捐献出来,将其改建为大昊天寺。此外,秦越长公主还捐献了一百顷土地,以及治下的百户民家。秦越长公主的女儿懿德皇后更是虔诚,先后捐给寺院银钱十三万贯。兰陵郡夫人萧氏施舍寺院中京(内蒙大名城)土地三千顷、谷物一万石、银钱两千贯、民户五十家、五十头牛、四十匹马。

即便是那些没有得到皇室、贵族垂青的寺院,亦可通过民间善男信女的募捐购置土地田产、修建寺院庄园。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