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219年的辽国,怎么突然就亡国了:佛教的消极影响
那么,辽朝之所以灭亡,真的是因为佛教的消极影响吗?
我们知道,使大辽覆灭的直接原因,就是女真民族的崛起。但大辽在与女真的战争中以“兵败如山倒”的态势屡战屡败,恍若没有还手之力一般。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完全是辽廷的内政所致,与佛教的影响关系不大。
契丹迭剌部首领阿保机,是通过该民族的“世选制”上位的,进而成为契丹民族的统治者创建大辽王朝。所谓“世选制”,是一种区别于“无嫡立长不立贤”的世袭制的传位制度。契丹人在选取首领时,会在某范围内挑选合适的人选,且设有任期这一限制。从形式上来看,这种制度与外国的大选有雷同之处(只是契丹民族有资格参与竞选的皆是宗室子弟)。
但凡上位者,总是难以抵住“家天下”的诱惑,阿保机自不例外。阿保机效仿中原政权,改“世选制”为“世袭制”,让自己的子孙永远坐在龙椅上。这样的做法,无疑剥夺了其他有世选权力的宗室子弟的核心利益。因此,当阿保机将自己的儿子耶律倍立为皇储后,当即遭到各草原部落的反对。碍于各方面的压力,耶律倍终究未能以皇太子的身份继承大统。
在阿保机之后的四位统治者耶律德光、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他们都是通过传统的“世选制”上位的。辽景宗统治时期外戚干政,辽景宗在汉族世家的帮助下废除世选制,将自己的儿子册封为太子。辽景宗以绝对的力量改写了契丹王朝的继承制度,从此,世袭制在辽朝宗室安家落户,成为惯例。
虽说,世袭制取代了世选制,但毕竟世选制在契丹历史悠久,因此世选派在政坛上依旧保有话语权。辽兴宗、辽道宗、天祚帝三位辽朝皇帝,都曾与世选派爆发过激烈的政治冲突。正是这些冲突,直接消磨了契丹的力量,使契丹王朝从强盛变得一蹶不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辽朝宗室世袭制与世选制之争,诱发了一系列的政治风波,间接导致辽国覆灭。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