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败亡后,天国宝藏都去了哪里?(一)
晚清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所向披靡,在全国掀起了滔天巨浪。不过,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晚期,其内部日渐腐化,终究难逃覆灭的命运。虽说历史课本高度赞扬了这场“壮举”,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根本没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反倒让老百姓承受了巨大的苦难。
分析洪秀全失败的客观原因,有这些:
首先是一众出身草根的领袖提出了虚无缥缈无法实现的纲领,且太平军各阶层参加起义的目的不明确;
其次是定都南京后,太平军高层耽于享乐,生活作风极其恶劣,权欲膨胀,直接引发太平天国的瓦解和分裂;
最后是太平天国高层战略布局上的错误,北伐军缺乏后勤补给,孤军深入,以至于落败。
反观太平军的敌人们,有规模浩大的官兵,有装备精良的海外列强,还有强大的地主武装。相比之下,太平军无疑是一支乌合之众,这种队伍根本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
1864年南京被湘军攻陷,湘军对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地毯式劫掠。因在此之前,民间流传“洪逆”积累了大量财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因此,曾国藩认为洪秀全在某处埋藏了更多的财宝。
湘军逮捕了忠王李秀成后,曾国藩立即对这位太平天国举足轻重的人物进行连夜审讯,希望能从他嘴里挖出财宝的下落。李秀成的自述中说得模棱两可,并未给出直接答案。李秀成只是表示,在城陷之后,国库中已无银米。
显然,李秀成并未说出洪秀全究竟有没有窖藏财宝。
太平天国打下根据地南京后,在此地经营了十余年,民间素有洪秀全埋藏金山银海的说法。正因如此,湘军在入城后第一时间“掘地三尺”,就是为了找出洪秀全积累的财富。曾国藩还曾发出过“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的公告。
依照洪秀全颁布的政令,天国之内所有人的财产都必须统一存放在“圣库”之中,天国子民的生活所需均由圣库配给。此外,根据太平天国的法令,普通人不得私藏金银,只要私藏金银超过一定数量(金一两银五两),被告发后就要人头落地。这种制度和法令,使太平天国的公私财产全部集中在“圣库”之中。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