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真的是外国舶来品吗?(二)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2-17

25138745fdeb0a2c43cdd56d687961c1.jpg

不过在史料之外,其他著作中出现“戒指”的时间却更早。

例如,元人关汉卿撰写的剧本《望江亭中秋切》第三折有句台词:“这个是金牌?衙内见爱我,与我打戒指儿罢。再有什么?”只是不知这句唱词中的“戒指”是不是我们理解的戒指。

此外,《永乐大典》中还收录了一部朝鲜人撰写的汉语教科书,名为《朴通事谚解》,其中亦提到了“戒指”的说法:“少赎,二十两也不够,我典一个房子里,我再把一副头面,一个七宝金儿,一对耳坠儿,一对窟嵌的金戒指儿,这六件儿当的五十两银子,共有二百两银子,典一个大宅子。”《朴通事谚解》成书于元朝,由此可见“戒指”这种说法早在元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戒指”一词出现的具体时期未知,尚有待考证。

西方国家首个将戒指用作订婚信物的,是奥地利的国王麦士米尼。

1477年,麦士米尼邂逅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玛丽公主。麦士米尼对玛丽公主一见倾心,被她雍容高贵的气质和绝世的容貌迷得无法自拔。不过,当时玛丽公主已与人订婚,她的未婚夫是法国王储。

麦士米尼不甘心,他不想错过这样一桩姻缘。为了从法国王储的身边夺走心上人,麦士米尼派人找到了一颗硕大无朋的钻石,并用这枚钻石打造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钻戒,将这枚戒指作为礼物送给玛丽公主,借此表达自己的爱意。

玛丽公主见到这枚做工精细、闪耀夺目的钻戒后,她立即被麦士米尼感动,取消了与法国王储的婚约,嫁给了奥地利国王麦士米尼。受这件事的影响,许多小伙子在求婚时都会准备钻戒作为订婚信物,这种风俗迅速风靡欧洲,延续至今。

关于戒指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古罗马王族将印章做成指环戴在手指上,久而久之这种戴在手指上的印章就成了戒指。由此可见,戒指在古代不仅有爱情的象征,还有权力的象征。

自十四世纪开始,戒指风靡欧洲大陆,西方女性普遍爱上了这种美观的饰物。将戒指戴在哪个手指上,也是有规矩的,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佩戴在食指上表示渴望婚姻,佩戴在中指上表示恋爱进行时,佩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名花有主,佩戴在小指上表示目前是单身贵族。显然,这与我国普遍流行的“生死订结离”的说法有很大的区别。此外,在外国不论男女,戒指都要佩戴在左手上,在我国则有“男左女右”的戴法。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