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难收”典故的出处:非常凄惨(二)
实际上,朱买臣并没有做过什么“马前泼水”的事,都是后人强加上去的,多半是参考了姜子牙的故事。
根据《汉书》的记载,真实的朱买臣和崔氏并不像戏曲《马前泼水》描述的那样:
首先,朱买臣连饭都吃不起时,前妻崔氏还曾接济过他,让他填饱肚子,可见“爱情不成仁义在”。
其次,朱买臣官拜太守后,荣归故里时看到崔氏和她的现任老公在修马路,于是便命人将夫妻二人接上马车,把他们带到太守府中,给他们安排了妥善的生活。过了一个月,崔氏上吊身亡,朱买臣还自掏腰包,给崔氏的丈夫一笔钱,吩咐他将崔氏好生安葬。
至于崔氏为什么自杀身亡,史料中并未给出解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者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后人要将“覆水难收”的典故强加在朱买臣身上,后来参照《汉书》中给出的结局,笔者便释怀了。
崔氏和现任老公住进了太守府,衣食无忧,就算她对朱买臣心怀愧疚,何必上吊自杀呢?就算要上吊自杀,为什么要选在太守府呢?若她对朱买臣有愧,肯定不会用这种方式给朱买臣的名声带来不好的影响。崔氏之死如此蹊跷,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
朱买臣虽将崔氏夫妇接入太守府,但却并没有善待他们,至少他的行为是出于复仇,而非报答前妻的一饭之恩。想到这里,后人将“覆水难收”套到朱买臣身上的行为便可以理解了。显然,真实的故事,远比姜子牙与其妻马氏的故事惨烈得多。
人们把朱买臣和姜子牙的故事糅合到一起,就是为了揭示事件的本质——朱买臣以德报怨!面对曾接济过自己的前妻,朱买臣在发迹后对其展开了疯狂报复。不过,说起来朱买臣的恨意还是源于崔氏始乱终弃,因功利心而放弃婚姻。
朱买臣和崔氏冤冤相报至死方休,实应各打五十大板。
根据史料记载,这个朱买臣后来也没好下场。话说,他当了官后,向汉武帝进献平定东越的计策,获得信任,出任了会稽太守。平定东越叛乱有功,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但数年后,却因事犯法,坐罪免职。不久,复任丞相(庄青翟)长史。
直到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参与诬陷御史大夫张汤,下狱处死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