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造反曾静:“杀人诛心”(一)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2-17

68e3f86a5488d29ed16c5056bed05070.jpg

曾静生于1679年,是清朝中期罕见的“革命家”。

据记载,幼年丧父的曾静被母亲养大,家境非常清贫。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曾静曾热衷于科考,但连年名落孙山使他有了挫败感。屡试不第的曾静回到故乡,当了一名私塾先生,对科举制颇有微词的曾静开始向学生们传播反清思想。

雍正五年,曾静在一篇吕留良的文章中读到了“其中虽有数十年,天荒地塌非人间”的“妙语”,颇为感慨。曾静认为,吕留良有当皇帝的才华,可惜他没有当皇帝的运气。倾慕吕留良的曾静特地派学生张熙前往浙江,拜访吕氏。

此时,吕留良已过世四十年有余,他的儿子吕毅中接待了张熙,并赠送张熙父亲的几篇遗作,其中包括一些日记草本、抄本、诗稿等。张熙将这些作品带回故乡后,曾静如获至宝,十分欣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曾静沉浸在“反清前辈”的文章中无法自拔,更加坚定了自己偏激的政治主张。后来,曾静将自己的观点写进了《知新录》等几部作品中。

为何说曾静的思想较为偏激呢?

在他的著作中,出现了诸如“春秋时皇帝,该孔子做;战国时皇帝,该孟子做;秦以后皇帝,该程子做;明季皇帝,该吕留良做,如今却被豪强所。”歪理,此外曾静还批判了雍正皇帝,罗列了关于他的十条罪状,称雍正是古往今来第一昏君。

后来,曾静愈发坚信自己的理论,开始宣扬“华夷之分”的思想,鼓励汉族老百姓站出来反抗满清,匡扶汉统。后来,曾静听闻川陕总督岳钟琪多次要求进京觐见皇帝,却遭到清廷的拒绝。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