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中国的“元杂剧”:主次结构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4-23

10d8cfbbaae59c8150aede129a08d50c.jpg

相较于宋杂剧,元杂剧的分工是非常精细的,主次结构也更加清晰。一部戏剧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是为“正色”。男主角叫“正末”,女主角则叫“正旦”。除了这两个角色之外,尚有副末、贴旦、净、孤、卜儿等角色。与其它戏剧不同,元杂剧中的独唱是由主角完成的,这种风格亦被称作“一人主唱”。男主角的唱词被称作‘末本’,女主角的唱词为“旦本”,其它角色一律没有唱词,在出场时只会以“科白”的方式将台词说出来。

在元杂剧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曲辞。曲辞的主体就是上文中讲到的唱词。每一折唱词,都符合“一韵到底”的规律。我国古代有十二宫调,元杂剧中常用到的有九种,分别为:仙吕宫、南吕宫、宫、中吕宫、黄钟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当然,调式不同,所表达的情感和渲染的氛围亦不相同。每一折所采用的宫调,亦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除了曲辞之外,科白亦是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是剧中角色“说”出的台词,因为古代戏曲中唱是主体,说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作“宾白”。元杂剧中的科白,可分为韵语宾白和散语宾白,韵语宾白有点像是民间的顺口溜,句句押韵。角色登场和退场时的台词,大多是韵语宾白。散语宾白,就是经过修饰的口语,这是元杂剧中最通俗易懂的部分。在“白”的基础上加入表情动作,即为“科白”。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