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北京城富饶的原因:人口增长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4-07

f8445ae99dafede62a07eee8925f7b07.jpg

老北京是对古都北京的传统风俗的叫法,现代人眼里的“老北京”,大多止步于清末民初。由此,许多朋友对北京的认识是这样的,既然明清两朝是封建王朝发展的巅峰,那么,在此期间作为首都的北京一定是中国最富饶的城市。

那么,旧日北京的富饶原因究竟是什么,是“资本市场”的兴盛吗?

其实,平心而论,旧日北京虽繁华,但繁华的原因却并不是因为资本涌入。

我们知道,唐代中国的经济水平很高,农耕经济发展良好。虽然当时的农业种植品类单一,但人们都能吃得上本国生产的米面粮油。反观明清,虽然饮食比唐朝更具多样性,但这两个朝代的百姓所食用的主食却是从海外引进的玉米、白薯等粗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是因为这些农作物的收成比较可观,只有大量种植玉米土豆才能满足与日俱增的人口增长速度。有学者对明清时期的人口数量进行统计,结果是:明代的人口巅峰期突破两亿,而清代的人口的巅峰达到了四亿。

人口的增长,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然而,皇权专制是定型的,很难应对人口增长的挑战。拿明朝初期的官僚制度来说,当时的耕地数量比较多,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严重,所以并没有因土地而出现种种社会问题。

到了明朝中后期,全国可耕种土地的数量竟然骤减至一半。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量土地被闲置,而是各级官员、百姓为了逃避征税瞒报,以至于朝廷没有办法收足税。由此,中央就只能进一步增进税务,陷入恶性循环。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