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周武王崛起而遗留后世的祸患:商纣王
不过,淮夷并非周地,周人是如何从该地合法获取青铜的呢?
从一些西周铭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淮夷敢伐国内……”的记载。历史,自然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每次与淮夷打仗,西周都能凭借压倒性优势取胜。
因此,战败的淮夷,便只能“大贿南金”,将大量的青铜输送到周地,让胜利者制作歌颂功德的青铜鼎。当时的淮夷,颇有近代满清之风,“列强”缺钱花,便借助船坚炮利将其一通猛揍,勒索无数钱财。只不过,对于淮夷来说,他们的赔款并非现金,而是“南金”。
和淮夷一样,商纣王也曾感受过类似的绝望。不过,商纣王领略到的绝望却比淮夷人更加深刻,因为淮夷人交出来的是青铜,商纣王交出的是商汤国祚。《周本纪》提到,早年周武王与姜太公集结“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另召集了“庸、蜀、羌、髳、微、纑、彭、濮”这些少数民族,对商纣王发动战争。
然后,便是武王伐纣的历史被书写,商纣王黯然离场。
在战略上颇具天赋的商纣王,为什么会如此不堪一击呢?
虎贲军,商国有;甲士,商国也有。八个少数民族的人力资源更是不在话下,商纣王麾下的奴隶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姬发。商纣王的军队里,唯独缺少了戎车,这便是商朝全线落败的主因。所谓戎车,就是战车,用四匹马驱动的“商周装甲单位”。
或许有人会问,殷墟的遗址里不是有几辆马车吗?
但考古证物摆在那里,这几辆马车只是外部输入的装备,并未普及开来。
殷商的马车是从哪里进口的呢?
周地。
作为一国之君的商纣王,自然驾过马车,但他就像中东的王子一样,买豪车只是为了过把瘾,根本没考虑到将这种玩意普及全民。根据考古界的成果来看,商人根本没有训马的记录。也就是说,殷商的军队以步兵为主,且没有配备战车。
因此,商纣王与淮夷人一样,都吃了没有马车的亏。戎车在战场上展现出来的战斗力,估计不逊于一战时期的坦克。在步兵看来,这就是实打实的装甲巨兽,无懈可击。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