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改革“民主”的雏形(二)
梭伦上台后,进行的第一个改革就是重新召开“公民大会”,并恢复定期召开大会的制度,让公民大会重新成为国家的权力中枢。梭伦还颁布了法令,修改了行政模式,在人民之中选举行政官。在梭伦改革后,一切公民,不论地位高低,都有资格参与“公民大会”。除此之外,梭伦还建立了新的机构,也就是“四百人会议”。
从形势上来看,“四百人会议”与“公民大会”如出一辙。不过,能够参与“四百人大会”的公民,均是由当时的四大部落选取的,每个部落一百名。按照规定,除了处于第四等级的公民外,所有人都有资格参会。为了防止法庭的判决不公正,梭伦还开设立了陪审法庭,允许公民自行选举陪审人员,参与到对案件的判决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陪审法庭的地位高于法庭,是当时权力最高的司法机关。虽然,在当时还没有“民主”这一概念,但梭伦的改革已为后世的民主刻画了雏形。
在梭伦上台之前,劳苦大众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其中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最严重。农民为了种植,不得不向有钱人大量借债,如果他们无法如期偿还这笔欠款,按照当时的规定债主有权在欠债人的土地上树立一块石碑,从此欠债人就会成为“六一汉”。
“六一汉”这个称呼出自《世界史手册》,从这个称呼中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的农民有多悲惨。为了偿还债务,他们的土地收成要被分成六份,自己只能拿到其中的一份,剩余五份均要交给债主。倘若,六分之五的收成仍不足以偿还利息,债主就有资格在一年以后将欠债人及其家庭成员全部变卖,送到奴隶市场上换取金钱还债。除此之外,当时的民众还要受到的压迫。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