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迁都洛阳?:心血来潮
相比于历史上绝大多数统治者来说,赵匡胤绝对算得上是好皇帝。不过,他也有其他皇帝都有的劣根性,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赵匡胤就迁都一事一意孤行究竟是不是心血来潮呢?
我们且站在客观角度猜测赵匡胤力主迁都及群臣拒绝迁都的原因:
从地理位置来看,洛阳“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的地形绝对是王都的不二之选。显然,洛阳的战略条件要优于无险可守的开封府。能在开国皇帝手下办事的大臣都不是庸人,所以他们拒绝迁都的原因绝非地理因素。
老赵靠着“黄袍加身”篡取了后周政权,所以北宋早期定都开封只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承袭罢了。开封只是一时之选,宋代以前在这里定都的政权都不长命。所幸,赵匡胤绝非池中之物,他能在定都开封的地理劣势下,以攻为守,十六年的时间里未让敌人踏入开封境一步,这是他的本事。除却地理因素以外,开封不论是经济、政治都十分适合定都。
然而,当赵宋已解决了南方战事后,战略方向调向北方,形势与此前大相径庭。此时赵宋最大的敌人,就是以契丹为靠山的北汉。赵匡胤先后对北汉发动了三次进攻,然而却被北汉一一瓦解。谁都无法预料北汉是否会在契丹人的帮助下完成反击,所以大宋朝廷必须在开封驻扎大量兵力,以防敌军的铁骑横扫开封平原。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