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监第一人萧敬:托孤
弘治十八年,孝宗驾崩。孝宗临终之际,将太子托孤于萧敬。这位太子,即是后来的明武宗。正德年间,深受皇室重新的萧敬再次出任司礼监。虽然此时的萧敬已七十四岁高龄了,但每次武宗向他请教问题时,他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鉴于萧敬年事已高,武宗特许他可以在宫里乘坐轿子。在当时,除皇帝和帝后之外,鲜有宫人能享受此特权。自正德十二年开始,武宗经常以巡查各地为由,出宫游玩,寻欢作乐。当时的文武大臣均不敢谏言,唯有萧敬站出来指正皇帝的缺点。
但遗憾的是,武宗独断专行,根本听不进老臣的劝阻。武宗颇为重视萧敬,每次他外出巡游,都会将宫中的大小事务交付于萧敬,让他留守。不论是内宫的宦官,还是外廷的大臣,每个人都很尊敬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太监。
由于萧敬与宁王交好,两人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在宁王谋反案事发后,萧敬受到了牵连。武宗认为萧敬年事已高,且并未直接参与谋反,所以并未将其逮捕入狱。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武宗让萧敬缴纳了一大笔罚银,并免去了他司礼监的职务。
在这段时间里,年过古稀的萧敬在宫外过了一段安静的日子。武宗驾崩后,世宗登基。世宗同样赏识老太监萧敬,认为他既有德有才,又熟悉宫中的大小事务。所以,世宗下旨将萧敬召回宫中,让他负责机务。
当时,明世宗按照祖制前往郊外祭天,已八十多岁的萧敬仍能有条不紊地安排一应事务。后来,每次世宗外出巡视,总会将萧敬带在身边,让这位有经验的老太监指导自己。不知不觉,萧敬跟随世宗已有几年了。
此时的萧敬,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八旬老人,刚刚过完了八十五岁生辰的他依旧体格硬朗、头脑清明。在皇宫中行走时,萧敬仍能像其他太监一样,每一步都严守分寸。不过,由于萧敬早年执法严明,得罪了不少人,也为自己树立了许多政敌。
所以,世宗隔三差五便会收到一份弹劾萧敬的折子。
当然,这些折子中陈述的萧敬罪行,多半是子虚乌有的。例如在《请逐太监萧敬疏》这道奏折中,大员张原称萧敬“囊橐积资不下一二十万”。从萧敬的生平事迹来看,他从未做过贪赃枉法之事。况且此时的萧敬已是八旬老人,膝下无子,又怎会贪污那些黄白之物呢?
不过,朝中流传的风言风语太多,萧敬的心中也有数。此时的他,已无余力与政敌周旋,不如功成身退。
于是,萧敬向世宗请辞,告老还乡。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