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监第一人萧敬:“御用监”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3-04

07a453be3792bee648a9eda10db6fcdf.jpg

洪武二十八年,萧敬阉割入宫,因为他比较机灵,在入宫后成了司礼监内书堂的第一批宦官。

根据史料的记载,朱元璋选拔宦官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禁止内侍识文断字,防止其干涉政务。不过,从萧敬的传记来看,显然他的经历与史料中的禁令有矛盾。萧敬之所以能进入内书堂,完全是因为他有一定文采,并非文盲。

那么,有没有可能萧敬等服务于内书堂的宦官是特例呢?史料中并未明言。

天顺年间,萧敬被提拔为长随,当时的他负责替英宗盘点赏银,并将赏银发放给功臣们。英宗每年都要打赏给臣子许多金银钱串,萧敬颇有会计之才,能将这些钱两点算得丝毫不差。英宗觉得这小伙子是个人才,决定委以重任。

天顺二年,萧敬被提拔为御用监。那么,什么是“御用监”呢?就是专门负责皇宫掌造的太监,有点像是“采办专员”,权力不小。

天顺五年,萧敬又晋升为右少监。此时的他,地位已等同于外廷四品大员。英宗对其极其赏识,还送给他一件蟒袍。要知道,只有手握实权的外廷官员,才有资格穿戴这种官服。能获得这种殊荣,足见英宗对其的信任。

这年端午节,英宗带着萧敬来到校场,检阅军队。英宗问道:“我知道你文章写得不错,不知道你射箭的功夫如何。”见皇帝要考验自己,萧敬立即抓住机会,连射三箭正中靶心。英宗对这个文武双全的小伙子愈发赏识,将他任命为太监。

从这以后,萧敬经常被英宗派往地方办差。根据地方官的汇报,萧敬来到地方办事时十分注意影响,从不侵扰百姓,且为人端正清廉不受贿。英宗驾崩后,萧敬的地位有所下降。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并未将萧敬视作亲信,只是将他调任为神宫监,负责祭祀事宜。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