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智慧:明朝的冰道运石
根据巨石运达故宫的距离和时间来计算,专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运送一块重达一百吨的巨石,所需要的最低速度为八厘米每秒。”
显然,这样的速度根本不会让冰面与巨石摩擦生热融化的水起到润滑作用。因此,李疆推测当时的工人们在拉动或推动巨石的过程中,会在冰道的前面泼水,起到润滑的作用。通过现代科学的分析可知,在冰面上低速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远比高速运动的物体大,不过在温度靠近零度时,这一摩擦力会减小。
结合此前统计出的十五世纪北京冬至前后的平均气温,泼在冰面上的水在两分钟之内并不会冻结,因此水完全可以在运输过程中充当润滑剂。当然,古人或许会采取其他方式延缓冻结,例如用温度较高的热水等。
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李约瑟声称,我国古代并没有出现以数学为基础的科技体系,因此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一种经验体系,并不在科学的范畴内。然而,当我们重新审量结合古人智慧的故宫建筑时,仍为先人的智慧所折服。
对此,李疆评价道:
“明朝的冰道运石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朝时期的古人已能进行高水平的低速重载运输。可以说,明朝时期的运输技术领先世界,丝毫不比同时期的航海技术逊色。”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