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并非是孟子的专属称谓:如何“上位”
颜回在北宋以前,一直是世人皆知的“亚圣”。明明现代人认同的“亚圣”是孟子,在此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孟子是如何“上位”的呢?
实际上,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认为孟子是“亚圣”了。三国时代的一篇《中论》里提到:
“荀卿、孟轲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继明圣人之业,皆以姓名自书,犹至于今,厥字不传。”
这部书的作者,将孟子捧上了与荀子对等的高度,认为他才是德行仅次于孔子的“亚圣”。至于孟子被抬高到孔子的高度,与孔丘并称孔孟,是在东晋以后的事了。
根据《宋书》的记载,东晋年间有个叫何承天的诗人,生平创作了较多诗歌。在何承天的诗歌里,出现了“承平贵孔孟,政敝侯申商”的文字。不过同时期的史籍中,并未出现类似的记载,可见此时将孔孟并称也只是少部分人的认识。
孟子真正的上位,要得益于中唐时期的韩愈。当时韩愈为了对抗日渐兴起的佛教,开始宣扬“道统”的理论,将孟子提高到儒家道统中流砥柱的位置。从这以后,孟子的地位逐渐被提高。继韩愈以后,南宋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朱熹又给予孟子极高的评价:
“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
程朱理学对于中华古代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乘着这股浪潮,孟子顺利地成为取代颜回“亚圣”地位的先贤。而让孟子在祭祀活动中的地位与孔子对标的,则是元文宗。当时的元廷挑选了四个配祀孔子的贤者,它们分别为:颜回、曾子、公子思、孟子四人。
从这以后,“亚圣”就成了孟子的专属称谓,而颜回也由“亚圣”变成了“复圣”。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