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景祺的一个拍马屁坑了年羹尧:身世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3-25

7bb5dab84a2253fe731252234faa2ce1.jpg

汪景祺的《西征随笔》里究竟有什么敏感的内容,竟使得当今圣上如此光火呢?

这就得从汪景祺的身世开始讲起了。

说起来,这举人汪景祺并不是草根出身,他的父亲曾担任户部侍郎,兄长亦在礼部任职,汪景祺算是“官二代”。只不过,汪景祺本人有些不争气,到了四十岁时才勉勉强强考中举人,前途十分惨淡。年龄与阅历逐渐磨平了汪景祺的棱角,所以他“渐知素昔之非,降心从人,折节下士”,投身年羹尧门下。来到年羹尧幕府后,汪景祺追随年将军四处游历,于西北写下这篇《西征随笔》,将其赠予年羹尧作为纪念。

估计年羹尧当时没有细读这篇文章,所以在获罪时未曾将其销毁,终究牵涉两人,酿成大祸。《西征随笔》里触怒雍正的部分有不少,其中便有妄议朝政的内容、对年羹尧歌功颂德的内容,还有拿先帝爷逗闷子的内容,说康熙爷“皇帝挥毫不值钱”云云。这些僭越的文字,最后都成了给汪景祺定罪的佐证。

为什么汪景祺会说康熙“挥毫不值钱”呢?

康熙南巡那一年,遇到一位叫杜诏的读书人,此人向康熙献了一首诗,获赐御书绫字,上书“云淡风轻近午天”。有个无锡的读书人听说之后,觉得康熙爷的题词有点浅薄,没有什么水平,于是,便作了一首诗来嘲讽,诗曰:

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写,云淡风轻近午天。

汪景祺在《西征随笔》里引用了这首诗,但却没有说题诗的这个无锡人是何许人也,结果,盛怒的雍正干脆将这件事算在他的头上。且不说这首诗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汪景祺,即便汪景祺与此诗无关,他将这段诗引入《西征随笔》已经有讥讽的意思,不论放在哪个朝代这都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更让雍正难以释怀的,是汪景祺妄议朝政。雍正上位以后,整顿吏治,彻查历年财政方面的亏空。因雍正没有此方面的经验,加上他为人刻薄,所以一时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闹出了不少大乱子。汪景祺评价道:“诸臣承望风旨,搜根剔齿”,又说雍正的做法往往“辱及妇女,祸至儿孙”。除了点评之外,汪景祺还拿出不案例,如:山西某知县“卒于官,亏帑数百金”,在遭到清查时因畏罪而“两子皆惧罪亡命”。

上面这些罪行,已经够汪景祺掉个百八十次脑袋了,可这还不算完。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