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女经济”产生的效益:西施
西施,子姓,施氏,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又称其“西子”。春秋末期,西施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因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其中,西施居于首位,“沉鱼”一词
西施生于水乡,浣纱于荷花之侧,凡画西施之图,莫不配荷花。
辞藻欲表先无语,丹青未著已失神。水偷月貌锦鳞醉,风袭蛾眉天下颦。莺声压却三军鼓,蜂腰舞动霸业根。一场大梦烟波里,泪洒珍珠照来人!
——《四大美人吟·西施·荷花》
西施的故乡,在越国诸暨苎萝村。其父打柴养家,母亲与她浣纱贴补家用。南北朝孔灵符在《会稽记》里提到:“诸暨苎萝山,有西浣纱石。”这里的“浣纱石”说的便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诸暨浣沙溪旁题字的一块方石。至于当年西施是否用这块石头来浣沙,现已不可考了。之所以这块方石被后人假想为西施专用的浣沙石,大抵是一种精神寄托。
每有游人来到这片土地,总是会假托浣纱石,追思当年的美人西施。《舆地志》、《十道志》、《嘉泰会稽志》有云:“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纱石。”对于一些文人来说,浣纱石与西施的故事更是他们天马行空的题材,如:李白在此歌骊之行时,就曾作下“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的句子。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