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象棋:风靡坊间的游戏
北宋洛阳“二程”之一的理学家程颢曾写过一首名为《咏象戏》的诗,曰:
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宫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争闲。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够看到“河”与“刘项”的字眼,可见程颢看到的象棋就已出现了楚河汉界。不过,楚河汉界究竟是在何时加入到象棋棋盘中的,却已不可考证了。
到了元、明、清时期,象棋已经成为一种风靡坊间的游戏。象棋的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许多下棋的名家总结了象棋理论,著作棋谱。当时比较出名的棋谱,有《梦入神机》、《金鹏十八变》、《橘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
在世界上总共有四大棋类: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将棋,中国象棋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象棋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几乎可谓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在象棋棋盘上,有名为“中军帐”的九宫格,还有象征着士大夫阶层的“士”位。代表了文官的“相”从不僭越国界,而代表了士兵的卒一往直前无法回头,这些规则皆映射了我国古代的某种封建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40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