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南宋杏花村
《陋室铭》有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杏花村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聚落,却因一位大文豪的“牧童遥指杏花村”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遗迹。受杜牧这首《清明》的影响,中国凭空出现了几十个位于不同地域的杏花村,而且,每个杏花村的村民都会自豪地说自己的村子是“正宗”。
所谓“正宗杏花村”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自然是当年杜牧偶遇牧童后所见的小村。然而,时过境迁,距离杜牧造访杏花村已过了千年时光,当年杜文豪旅游的杏花村究竟在哪,考证起来着实有些困难。
几年前《金陵晚报》大版面刊登了杏花村的原址考论,认为:南京杏花村并不是当年杜牧偶遇的杏花村,而是明朝之后才出现的“西北货”。
对于这一点,笔者着实不敢苟同,现提出一些自己的推论,以飨读者。
南京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的地方志书是《景定建康志》,这部志书是南宋时期当地太守马光祖与周应合撰的,这部志书第二十三卷中白纸黑字地记录着:
“制效军寨,二所,一在城南门外虎头山,一在城里杏花村。”
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至少在南宋之前,建康地区就已经出现“杏花村”这个村子了。
遗憾的是,志书的记载比较模糊,虽然提及了“杏花村”的名字,却没有说这个小村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其实,关于杏花村的原址,我们亦可通过《景定建康志》中收录的一些信息推敲出来。
例如,该书二十二卷“凤凰台”的部分中,收录了一则杨万里的诗: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这首诗的作者杨万里站在凤凰台上,朝着乌衣巷的方向极目远眺,有大片杏花林映入眼帘。现下南京的杏花村,位于建邺区集庆门内南侧花露岗。打开地图我们不难发现,杏花村的位置刚好在乌衣巷西侧。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年杨万里站在凤凰台看到的那片杏花林,极有可能是南宋杏花村的位置。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