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华南的自治半自治情况,是在什么时候彻底改变的?(一)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3-12

d6816661fe5564c6d6d26b35023389a3.jpg

元一代,西南、华南设立了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

这个地方官,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土皇帝”,官职世袭,对所管理的土地有世袭所有权,对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有世袭统治权。

大部分时间内,土司们和中央的关系还是蛮和谐的。这其实就是经济水平和军事力量制衡的结果,那时这些“边远”地区的经济相对差些,人口也没有那么多。不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有些土司就有想法了,对中央开始抗拒,想自己真正说了算。

不过,在中央实力尚可时,他们还是敛着性子,只敢在自己的辖区内颐气指使,但是,还是有人想试一试。明朝中后期,朝廷已经察觉出了土司的“不服管”,出台了改土归流政策,改土司制度为流官制度。于是,就有人跳出来了,他就是播州土司杨应龙。

流官制度意味着朝廷直接管理地方,等于完全夺去了土司的利益,杨应龙决定叛乱。他敢这么做,是因为他自觉有把握:

一、明朝对西南卫所的建设一直不重视,到了后来,都是直接征用土司军队作战,杨应龙的军队就被征调过数次,这给了杨应龙一个信号:明朝军队已经不能打了;

二、播州境内的军事防御工事修筑完善,俨然就像一个国家;

三、这一点很关键,杨家在播州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极具实力,振臂一呼时,响应很多。

但是,那时的明朝虽然问题多多,不过解决一个地方叛乱还真不算啥难事。万历刚刚在朝鲜战场上完败倭军,直接就将这支部队派去镇压了。十三省兵力一共24万人,114天平息了一场土司叛乱。但是,整个事件贯穿的时间却长达4年。

这场战役影响大么?

用了二百多万两银子,据说,几乎耗光了国库。

调用这么多兵力去西南,等于削弱了东北的防御。国家又没钱,战斗力又下降,会迎来什么结局就是不言而喻之事了。这场土司叛乱其实已经暴露出了明朝的很多顽疾,但是,朝廷并不想放软身段,只想进一步固权,于是,其他土司也有了自立的想法。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