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反宗教运动:驱逐
康熙驾崩后,雍正上位。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厌恶这些洋和尚,在发生了一些令他不愉快的传教事件后,这位皇帝终于决定将洋教赶出中国。
1723年,福建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福安县某教徒与神父发生矛盾,放弃信仰并向官府检举揭发,称这些洋和尚在各地打着修教堂的幌子骗钱,教堂之中男女混坐在一起,目无礼法,甚是败坏风气。
中国礼教森严,洋教堂中的现象显然是对传统礼法的挑战。当地官府不敢自作主张,将这件事逐级上报,希望朝廷定夺。
雍正听说这件事后,颇为重视。原本就对天主教不怎么感冒的他,开始意识到西学的危险性。
在统治者眼中看来,西方世界松弛的男女礼教倒是小事,与封建统治背道而驰的民主思想才是最具威胁性的。如果信奉西教的老百姓都听信神父的鬼话,搞起“人人平等”,皇权何在?
其实,雍正早已对洋教有所留心。
雍正听说,国外正兴起一股反专制的热潮,只不过此时尚未传播到中土而已。如今这些洋和尚的行为,已经让他隐约看到西学者策划反动活动的苗头。
雍正越想越怕,彻夜难眠,第二天早朝时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并命人草拟诏书,准备将这些危险思想全部拒之门外。
从事态发展来看,雍正还是给洋人留了很大面子的。至少,雍正下达的命令是“驱逐”而不是“诛杀”。虽然,在驱逐过程中爆发了几次流血事件,死了一些外国人,但这绝非雍正本意。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