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的发展:王明阳
孟子说过,“仁”与“不仁”,实则区分了“人”和“禽兽”,而“仁”和“礼”必须出自“内心之诚”。“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对中国心学发展史的作用,看千年后宋明心学本体论的发展,便可知他的“心学”思想精髓早已渗透于历代儒客之中了。
再者,我们来看看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
王明阳早年痴迷于朱熹理学,朱熹强调“格物致知”,他真的用七个日夜探索真理,不过,却是病倒了。
王阳明对禅学也有研究,王阳明自称醉心于禅学三十年,不过,后来“悟”了:佛道所谓成仙得道的那个境界,其实,是剥离了人性的,是“弃人伦,遗物理”。就如人的爱亲之心本就是萌发于孩提时代,是“本性”,若是连这个都舍弃了,还谈什么人性呢?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王阳明看来,这就是心学,而陆九渊的象山心学才是真正接了孟子的衣钵。后来的阳明心学超越了心、理之学,继承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又开创性提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更为重要。
也因此,王阳明成了心学的集大成者,甚至于,阳明心学后来更是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在王阳明的推动下,儒学走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新道路,开始向人性化、“内圣”的方向发展,这为明代哲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