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帽子文化:更加复杂
古代官员所穿着的衣服,依照场合的不同可分为常服、公服、朝服和祭服。在不同的环境下,要酌情更换不同的官服。每一套服饰,还搭配有特定的帽子。
平日出门逛街,穿的是常服,戴的帽子是平巾帻。
在衙门里上班或面见皇帝,就得穿公服,佩戴弁冠,就是俗语中的乌纱帽。
在一些大型典礼中,官员要穿朝服,佩戴的帽子是进贤冠。当然,地位比较高的御史大夫、中丞佩戴的是法冠,地位更高的近臣则是高山冠,皇亲国戚则为远游冠。
参加祭祀仪式时,就得穿祭服,搭配的帽冠为冕冠。
在这里,我说得比较笼统,具体的规则要更加复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旧唐书》中《车服志》的部分查阅资料。
《薛仁贵传奇》开头“名场面”的一幕。唐太宗为了找应梦贤臣召集文武百官商量细节,并不算什么重大场合,按照常理来说官员们应该穿着公服。除此之外,那名不肯戴帽子的老官就是徐茂公,应该佩戴七琪弁冠,可他却偏偏没有戴帽子。而站在徐茂公身后的大臣,却戴着通天冠和弁冠,真是让人搞不清他们的身份和官位。再来看看他们所穿的衣服,那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公服、朝服和祭服一应俱全。
所以,仅从这一幕,就能看出这部剧的服化道该翻翻历史书补补课了。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