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一定要杀了汉献帝的皇后伏寿?(二)
曹操究竟在谋划什么,他为何会有如此反常之举呢?
建安十八年,对于曹操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他将原本的十四州重新整合成九州,这样更便于驾驭各地;
曹操将幽州、并州划入属于自己的冀州,让自己的地盘更广;
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全都送到后宫,封她们为夫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扶持曹氏后族势力;
次年春天,曹操还兴致勃勃地发动南征,和孙权打了一架。不过,曹操虽御驾亲征,但他却一击即走,以孙权军容严正为理由撤兵了。
这一切都暴露了曹操偏安的心态——我已经六十岁了,现在取得的成果已经难能可贵了,所以也该守着这份霸业安享晚年了。孙权不足为虑,刘备不成威胁,曹操已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就是因为这种心态,曹操才会产生了患得患失的感觉,他生怕有人会威胁到自己的既得利益,是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那么,这个睡在曹操卧榻上的家伙,究竟是谁呢?
就是伏皇后所代表的外戚,时至今日,还能在朝堂上和曹老板唱反调的,只剩当今皇后的娘家人了。所以,曹操只要解决掉伏皇后,此后他指东满朝文武绝不敢打西。
我们再来看看曹操抓伏皇后时的一些细节:
“公遣华歆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歆坏户发壁,牵后出。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徒跣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帝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
曹老板要杀人,连当朝天子都拦不住,这是何等的霸道?曹操不容商量的强硬态度,恰恰暴露了他忌惮的东西——伏家的势力。所以,若伏皇后泉下有知,老天能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伏皇后聪惠仁明,有闻于内则”的她一定能体会到审时度势的重要性。
当曹老板的三个女儿被送到宫里与自己争宠时,何不将皇后的位置让出来,何必去执着虚名呢?倘若伏皇后肯放弃这些,曹操想必不会为难这个明事理的女人,亦不会对伏氏族人痛下杀手,几乎将整个家族屠灭。
毕竟历史不能重来,未能看清这一切的伏皇后死在了曹操罗织的冤案里,成了曹操巩固权势的牺牲品。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