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的“绰号”:李大架子(一)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4-02

c12a727c151a8d62c6db243edf6df666.jpg

绰号,又称外号、诨号、在部分中国方言中绰号等同于花名。

绰号又可以细分为两种:

一、善意的昵称是指绰号无侮辱性是平常亲人朋友等人使用的称谓,更加体现出亲昵、亲密的感情。

二、恶意的侮辱性绰号,是指绰号具侮辱性,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喊别人侮辱性绰号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会引起被喊绰号者的反感。

晚清四大名臣,每人都有一个奇葩的绰号,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的外号。

李鸿章的这一外号倒不是中国人取的,而是外国媒体赋予的。

那个年代的洋人一聊起大清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鸿章这位抛头露面的外交大臣。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八国,这件事《纽约时报》进行了全程跟踪,每天都要报道李鸿章的外交会晤情况。

就算是不了解大清国的外国人,也能通过每天的头版头条知晓这位行走于天南海北的清国大臣。到了庚子事变,李鸿章代表全国出面,应对海外列强,此时的他更是成了各国报纸头版的常客。

当时的大清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可谓相当卑微。不过,李鸿章的身高却或多或少地挽回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既定印象。李鸿章的身高约为183CM,现在看来这种身高没什么,但在那个还没普及“一天一杯奶”的年代一米八几的身高真可谓是鹤立鸡群。

普兰德在写《李鸿章》时,叙述了这位中国外交大臣给他的印象:当时我正从议院离开,突然撞见了李鸿章。有人领着李鸿章进入议院听取汇报,他像是来自异世界的人一样,身量奇高。李鸿章身上的长袍散发出摄人心魄的蓝光,他向每一个英国人投来礼貌又优雅的微笑。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