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时的“斋戒铜人”:魏征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4-04

c9f672acc9efae62378d600620dacfdd.jpg

到朱元璋时,祭天多了一个“斋戒铜人”,那么,这个铜人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形象呢,还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

对此,有人给出了几个答案。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官,敢说真话。李世民很是欣赏他,他提出的很多“反对意见”,李世民基本都能接受,包括李世民嫁公主。

这可是长孙皇后的嫡亲女儿,不免多加了些嫁妆,超出了既定的规制,换做旁人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魏征却不管这些,照样直言这种做法不妥,导致皇家将多余的嫁妆都取消了。

除此之外,李世民想给自己修建一个漂亮的宫殿,刚开始时经济不允许,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国家开始有了结余,于是,李世民就想起了这件事。

他不仅到处寻访各种宝贝,还不时跑到各地看看。而魏征一看,这样绝对不行,太耗财力、人力,就连续上奏言,“频上四疏,以陈得失”。

换做别的皇帝,看着自己的臣子总是干扰自己做事,早就将此人发配边疆了。可见,李世民还是很清醒的,有时可能会有别的想法,但总体上还是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对于大臣指正自己的过失,都基本能接受。因此,有专家认为,此铜人的原型应该是魏征,用来警示朱元璋,要时刻想到国家的兴亡。

在祭天礼仪展览中,有段介绍铜人的文字是这么说的:传说铜人为唐代著名谏臣魏征。

那么,为何民间还有其它的说法呢?

也许,在朱元璋看来,这个铜人并没有那么多的“含义”,他只是需要一个铜人“警示”自己罢了,难道放一个不会说话的“魏征”就能让他检视自己的行为吗?其实,不管这个铜人是不是魏征,都让皇帝多了一个“监督者”,至少在外人看来,这就是贤君该有的姿态。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