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用意
刘邦做了皇帝后,看似没有强调国家偏向哪个学术,其实骨子里已经承认了秦国的那套制度。只是当时的外界都还想再回到分封时期,于是,汉朝初年的几任皇帝都不约而同的回避了这个话题。他们明白国内经济没有彻底恢复前,任何有太大争议的话题都会导致不安。
到了汉武帝时期,有位儒学大家董仲舒,他揣摩出了汉武帝的用意,于是,提出“儒学独尊”,这自然和汉武帝的想法不谋而合。其实,汉武帝打匈奴,并不是后人读的那几段卫青或霍去病英勇杀敌那么简单。刚开始时,汉武帝也是有挫折的,朝堂对于攻打匈奴,一直都是两派意见。可以说,任何朝代,主战和主和都是绝对对立,关键要看皇帝如何决断。
汉武帝需要一种学术思想,来更好地支持自己的霸业。相较而言,这时只有儒学更加符合他的设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势的变化,治国之道、化民之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如何做到张弛有度、刚柔兼济、礼法合治、德刑并用,考验着执政者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就没有其它学术代表站出来力挺自己的学派吗?汉武帝是个聪明人,他需要一个受众面广、接受度高的学术思想。这么多的学术流派,自然儒家胜出。当年,孔子带了那么多的弟子,到了这终于开花结果。
不过,再仔细想想,汉朝从成立再到汉武帝时期,这100多年的时间,汉朝靠什么统治大家?不要以为靠着几个官员,制定了一些礼仪制度就能管好偌大的一个国家,靠的还是吏治,这其实就是秦国管理国家那一套。
到了汉武帝执政期间,他要将这个统治高度再上一个台阶,让皇权更加集中,让臣子们更加听话。以至于,汉武帝要做的就是:人们只能说该说的话。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