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就真的不孝吗:陆羽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3-15

89029824e30d95eab6c58ac2402de7b9.jpg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面的“后”究竟该如何诠释呢?

文学界素来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认为“后”是娶妻生子传承香火;

另一种则认为是对后代的责任。

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论作何理解,“不娶无子”在古代都是一种大不韪的行为。

我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少“不婚族”。保持单身,就意味着没有后代,没有后代,便是不孝的表现。所以说,古代的每个独身男人,都要承担巨大的压力,这份压力既来自于家庭,亦来自于传统儒学主导的社会。只不过,古代的单身汉,都颇有“破罐子破摔”的思维,他们对这些外来的压力毫不畏惧,且能为自己的“无后”给出诸多大义凛然的理由。

陆羽,中国茶道的圣者,他这辈子便没有子嗣,属无后之人。但是,陆羽却丝毫不畏惧外界的压力,表示既然自己生来“不知何许人”,又何必在意死后无后?从文献的记载来看,陆羽是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不知自己姓甚名谁。早年为了谋生,陆羽还曾加入戏班子,成为备受轻贱的下等人。在二十岁之前,他一直在学习和唱戏,后来考察茶事遍历江湖,著作《茶经》。书成之后,陆羽已年过半百,可他却并未娶亲。

《新唐书》里,收录了这样一则关于陆羽的故事:

陆羽小时候,寺庙里的智积禅师让他抄佛经,可陆羽却对此并不感冒,询问道:“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一番“离经叛道”的话,将老和尚怼得七窍生烟。陆羽长大之后,虽然学习孔孟之道,却并没有受儒家“无后不孝”的困扰。

陆羽在《陆文学自传》中如是说道:“字鸿渐,不知何许人。”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意思就是:孝道都是对于祖先而言的,他陆羽连亲生父母都不知是何人,哪来的祖先?既然连祖先都没必要祭祀,那么这“不孝”就无从谈起,自己是否“无后”,又有什么相干?

这个道理听来荒诞,但仔细琢磨却又十分在理。在当时,又没有生物学范畴人类传续的概念,所以陆羽的想法亦无不可。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