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雏庞统:再有才长得丑根本没用(二)
真正让孙权下定决心的,是一个关键人物——鲁肃。鲁肃觐见孙权,询问他为什么没有重用庞统,孙权答曰:“狂士也,用之何益!”听完这句话,鲁肃立即说道:“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这是对庞统的高度评价,但在孙权听来相当刺耳。
鲁肃的一番话,可谓将赤壁之战的首功推给了庞统。
熟悉小说的我们知道,庞统的连环计在整个赤壁之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作为当局者的孙权,怎会愿意让庞统这样的人取得“第一功”呢?于是,孙权说道:“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从之功也,吾誓不用之。”
这里,就体现出孙权的心胸不怎么宽阔那一面了。
庞统的连环计究竟有多高明呢?就是让作为敌人的曹老板看来,连环计是对曹军最有利的战术,但从大局上来看,却是陷曹军于必败的陷阱。这种“套路”,颇有老子“无为而治”的风格。明明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老百姓看来却觉得“理应如此”,一点都不觉得这是朝廷强制颁布的政令一样。
或许以小说孙权的眼界和智商没有看透这一点,所以才说出如此愚蠢的话。当然,鲁肃的话也未必正确,至少是存在漏洞的。赤壁之战中鲁肃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称之为“第一功”就有失偏颇了。周瑜是蜀吴联盟中的主帅,若不是他施展苦肉计,用火攻大破曹操,在“阳谋”的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场战争是根本不可能打赢的。
诸葛亮运筹帷幄,通过借东风等一系列手段,确保赤壁之战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疏漏,自然要领第二功。相比之下,庞统的连环计虽然重要,却未必能在功劳上争先。鲁肃是个聪明人,既是如此,他为什么还要如此褒扬庞统呢?大抵是因为鲁肃是个老好人,想要让孙权留住庞统,所以才“适度”放大了庞统的功劳。亦或是老鲁搞了一手“阴谋论”,让孙权更加厌恶庞统,排挤了这位潜在的对手。
我们毕竟不是鲁肃,所以鲁肃究竟为何如此施为,仍是个不解之谜。
相关视频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