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排兵布阵”:围猎活动
都知道,从古至今的战争都讲究“配合”,也就是后人口中的“排兵布阵”。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看一些体育赛事,就会有这个概念。比如:足球的433阵型,正面进攻加上两侧的助攻。而打仗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多了一些人,多了更多的武器罢了。虽然,阵法的演变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是,这一进程却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密不可分。
在最开始的时候,人类最大的“敌人”是猎物。在狩猎中,为了成功俘获这些动物,就需要一个部落的人员集体作战,这时,就发展出了最早的阵法。
面对弱小动物的时候,一般以追击或者伏击为主,在面对厉害的猛兽时,更多的则是采取防守阵型。体格健硕者会在队形前方,两侧是青壮年,后面是勇猛的壮年人,而战斗力弱的母亲和小孩们则在队列的正中央。
最后,这种在狩猎中形成的作战队形,后来就演化成了军事上的阵型。而且,平时人们还会继续通过狩猎活动,来达到军事训练的目的。虽然,此时的狩猎已经成了一种娱乐方式,不过,依旧可以训练大家之间的配合默契度。
但是,这种方式并不仅限于中原地区,周边的少数民族更是直接,平时狩猎时如何排列队形,上了战场就照搬过来。可能在他们眼中,战场上的敌人都是猎物。曾将宋军打的很惨的金兵,他们所采用的两翼包抄阵法,就是从围猎活动中发展而来的。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 友情链接:豆柴文库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