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竹杠”的来历 “敲竹杠”如何成为敲诈勒索的代名词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4-11-14

“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把柄来索取财物。如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木刻纪程》是用原木版印的,因为版面不平,被印刷厂大大敲竹杠,上当不浅。”

pexels-chiecharon-2463358(1).jpg

关于“敲竹杠”说法的来历颇多。一说清朝末年,鸦片走私屡禁不止。很多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检查。其中一种方法便是将鸦片藏在撑船用的竹篙内。这种方法颇为高明,常常让那些得到可靠情报的官方侦缉人员扑空。有一次,一艘商船停靠浙江绍兴码头,当地负责检查的官员上船检查,并没有发现其他物品。但这时候师爷走过去,漫不经心地敲了竹篙两下。周围的人都没有在意,唯独老板吓得魂不附体,急忙将这位师爷请到船后,贿赂了大量金银。

另说认为,这与四川地区的一种滑杆有关。四川属于丘陵地貌,多山。有钱人上山不方便,就乘坐一种叫滑杆的交通工具。滑杆类似于轿子,主要由两根长竹杠组成,更为轻捷。很多抬滑杆的收入很低,走到半山腰就敲着滑杠,要求加工钱,否则就不抬人,乘坐滑杆的只好加钱。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竹杠是一种储钱的工具。清朝末年,有很多做小买卖的商贩和店主,而市场上小额的交易是以铜钱为主,于是店家收钱后就丢到用竹杠做成的钱筒里。当时上海城里有家店铺,老板很不老实,陌生顾客进门,往往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就敲竹杠一下,暗示提价宰客。

虽然“敲竹杠”的来历说法不一,但都含有敲诈勒索之义。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