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与辽:“澶渊之盟”

责任编辑:zongxin

来源:本站原创

2025-02-23

89826aaa984204c6dd625f928464d9a5.jpg

公元979年,赵光义解决了威胁宋统的最后一个中原割据政权——北汉。接下来,赵光义开始着手应对北方的契丹人。

虽然赵光义是个有为之君,但比起他哥哥来还是略逊一筹。和契丹人之间的战争打了二十年,赵光义没能在契丹人身上讨到半点便宜,反倒连年损兵折将,致使北宋国力大衰。

赵光义这样的皇帝都拿契丹人没办法,更别说那些能力不如他的赵氏子孙了。赵光义之子宋真宗登基未久,契丹人就汹汹来袭,大举南侵。

这场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持续了八年,大宋首都开封受到了威胁。估计若非寇准逼着皇帝御驾亲征,在澶州打了场漂亮仗,恐怕南宋小朝廷的历史得提前一百年。

我们知道,这场反击战结束后,北宋与辽人定下了“澶渊之盟”,双方暂时休战。不过,这份和平着实来之不易,北宋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辽人提出的要求很简单,无非是向大宋“敲竹杠”。你宋人想要不挨揍,就得准备金银细软,用钱买和平。看在孔方兄的份上,辽人终于罢战,北宋迎来一段复苏期。

在盟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北宋想要过上好日子,每年得拿出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布。不过,之所以辽人答应这一交易,并不是因为北宋肯掏钱,着实是因为双方打了这么多年,契丹人也有些吃不消了,他们没有彻底拿下北宋的底气,所以才退了一步。

所以说,只要契丹人恢复国力,有了征服北宋的把握,一定会卷土重来。届时,“澶渊之盟”不过是白纸一张,根本不具备约束力。

宋真宗驾崩后,仁宗登基,“咸平之治”结束,北宋爆发内乱。宋真宗好不容易让国家步入正轨,没想到一场内乱使他的努力付诸东流,国库中的存银全都耗在了镇压内乱上。屋漏偏逢连夜雨,大野心家李元昊于西夏称帝,与北宋分庭抗礼。

为了镇压西夏,仁宗不得不派兵远征西夏,总共与李元昊打了三场恶战。遗憾的是,这三场战争均以李元昊完胜告终。辽国看北宋没戏唱了,立即将军队开到边境,趁火打劫,打算从北宋身上榨点甜头。


相关视频

↑上拉加载更多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京ICP备2021010267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9249号   北京次元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含侵权信息) 举报电话:18519598602  举报邮箱:2188284574@qq.com

Copyright © 2018-2023 快百科(kuaibaike.com)版权所有